那样的鬼故事好吓人,不过小孩都很喜欢听。
因为那时还是一个有敬畏的年代,对神鬼都有敬畏。
及稍长,男孩子有喜欢讲鬼故事,我当然也欢喜讲并讲过不少,尤其是夏天夜里乘风凉的时候。
一声“僵尸鬼来喽”,可以吓得邻座的小姑娘不由自主地往你怀里钻。心里很满足。
还有一些经常听到大人挂在嘴边的鬼,其实是诅咒吧。
某些人有了不好的习惯,叫他一声鬼,其实是晓得他根本无法改正,便咒他早死的意思吧。
比方讲,酒鬼(又称醉鬼)、烟鬼、鸦片鬼(又称大烟鬼)、懒鬼、穷鬼、邋遢鬼、吝啬鬼(又称小气鬼)、浪荡鬼、势利鬼等等。
另外一层意思,指他们陋习重犯的时候,心灵无法自控,好像有鬼附身一样。
这种说法,还可以只涉及极小的生活习惯,比如胆小鬼、怕死鬼、催命鬼等。
连欢喜睏觉,也可以被说成是“瞌充鬼又来了”。
鬼跟鬼不一样。
有些鬼是听上去很难听,却表示爱意。
比方讲,“死鬼”一词,基本上用于亲人之间,甚至有“亲爱的”乃至“honey”的意思。打是亲,骂是爱嘛。
江西的寡妇上坟哭亡夫,也是一口一个“死鬼”。
不过,“活鬼”就没有这个意思了。
讲“侬只活鬼”,有吃不准某人行踪的意思,有时还有近似“活宝”的意思。
“小鬼”、“小鬼头”本来是对自家孩子的昵称,连“断(短)命小鬼”也还是。
在弄堂里,喊别人家小人一声“小鬼”,一开始也还是有把他当成自家小孩的初心。
只有当自家“小鬼”老是不肯呆在家里,到外头到处跑到处皮的时候,才叫一声“野小鬼”。
而“野蛮小鬼”则更甚,义近“小流氓”了。
“讨债鬼”也是一种对孩子的昵称。
民间有一种很普遍的轮回讲法是,就是因为前世里你没修好,欠了别人的债,所以今世里要让侬做爷娘,让伊做子女,让侬来还忒伊的债。
所以,做爷娘做得冤煞了,就仰天长叹一声:“我前世里欠侬的啊!”
讲得一眼弗错,侬就是前世里欠伊的。
有时候,夫妻之间也有互称“讨债鬼”,差不多也是“honey”的意思。
不过,今世做爷娘,是前世里没修好;今世做夫妻,则是前世里修得太好了吧。
所谓“百年修得同船渡,千年修得共枕眠”。
从这个意义上讲,一夜情,前世里也至少要修50年吧。一道出去date,吃顿饭看场电影,前世里也至少要修20年吧。互相加只微信,恐怕也要修个三五年呢。做人,不容易的。
来讲讲“新鬼”与“老鬼”。
“新鬼”的意思比较固定,指刚刚亡故的人。而“老鬼”,在吴语里,就有“老吃老做”的意思。
滑稽大师姚慕双、周柏春曾经讲过一档“乘电车”。
里面讲到乘电车逃票被卖票员捉牢了。姚讲“乃末下趟——老实了”,周接一句“啥个——老鬼了。”
讲到“老鬼”,就要讲到“老鬼三”。
我以为,最接近“老鬼三”真正意思的,是另外一句老上海话:“老生活”。
写不写成“老举三”不重要。
某种事物、某个话题,就像梦魇,如影随形,掼也掼不脱,倒还真有点鬼附身的意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上海话里有一句“好好教人弗做,侬做鬼啊”。
意指正道不走走邪道,偏要做出许多不像是人可以做出来的事体。
讲起来,最近发生的事体,真有点“说不出话不像”。
到处“碰着鬼”,好像阴间的鬼都跑到阳间来了。
具体啥事体,你知我知。
至于是人是鬼,也不必争。
记牢,小鬼都是阎王爷放出来的,到辰光就会一记头收转去。
哪个小鬼坚持独立思考,不回阴间,我算侬狠。
顺便提一句,最近一波,哪能对小囡讲,看上去像煞有介事。
那么多历史事件,你讲过了么?关于旧年冬天,你是哪能讲的?
我最近还写过:
你乘电梯是怎么揿按钮的?
那些年,我们是怎样回上海的
1978年,南京路的“小新雅”来了这样一帮人
50年了,总有人陪不了我们走这么远
50年前的今天,我们就这样被你“欢送”
“老克勒”,只是个传说
情人节谈谈外滩情人墙(上)
情人节谈谈外滩情人墙(下)
偷小菜吃
有人上门来打蜡,还记得么?
淘浆糊:上海言话里最后的切口
“敲煤饼”,一个最短命的上海市井俚语
“上只角”,“上”在哪里?
上海话形容面孔难看的44种讲法
上海人家怎么晾衣裳?必须拉挺刮?必须翻个面?
上海人家的揩布都是分三六九等的吗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